您好,欢迎来中国青年书画名家网!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专题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只需参加一个展览就可尽揽800年京华烟云。近日,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馆主办、历时5年创作完成的“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首批成果在中国美术馆亮相。此次展览共展出大型绘画作品19幅,包括10幅大型人物画、8幅大型山水画和1幅大型风俗画,全面、真实、精彩地重现了北京历史,引来不少民众踊跃参展。客厅山水画

 
图绘纪盛展神韵
 
9月1日,记者来到中国美术馆主楼展厅,一幅长17.3米、宽3米的巨幅画作《换了人间》首先映入眼帘,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这幅画作以新中国定都北京为主题,深入、细腻、真实地刻画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63位各党派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的风采,体现了新建立的人民政权的勃勃生机,展示出领袖群体背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
 
除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次展览以“北京史诗”为主题,通过金、元、明、清和新中国等10个重大历史事件,再现宏大历史场景,为民众呈现了共计10幅大型人物画。此外,8幅大型山水画的主题为“北京神韵”,着眼于春夏秋冬四季和东南西北四方,展现北京独特的区位特征。独立成篇的大型风俗画《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则以全景视角俯瞰巨变中的古城,展现北京城自古以来的繁华。
 
“历史上,对北京多有辞赋赞颂,少有图绘纪盛。”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长达3000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有鉴于此,北京市文史研究馆2011年以来组织文史专家和书画名家合作,历时5年多,开展了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据介绍,担负创作任务的主创画家有多届全国美展金奖得主,也有著名艺术研究机构的掌门人,大多是当代中国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参加创作工程的文史专家也都是大家名家,包括戴逸、张海鹏、王岗、吴建雍等。
 
历史场景考证严
 
“历史画的创作价值与内涵要深入探究才能形成。”《换了人间》主创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赵建成认为,历史画创作就是“用艺术为历史留下视觉的记忆”,历史画创作者应当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原则性,应当秉持“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创作。而对历史负责,首先就是要保持历史的真实与客观。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出作品所选取的都是北京历史发展的主要节点、重大事件。为了真实地还原历史,这些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涉及史实、重要人物、所处场所以及服饰、兵器、辎重、马车等,均经过众多文史专家和主创画家的反复考证,力求准确地还原历史、记录历史。
 
“这次艺术创作被当作一个文化工程,为的是对历史负责。”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山麓介绍说,从采风开始,文史专家、地质专家等就和画家一起行动,每到一个地方,这些专家学者可能随口在其专业的基础上讲出这个地方的现状、历史与背景。这就使得这种采风要比画家自己单独行动收获大很多。当小稿出来后,专家们又会研讨,可能有些地方与画家有冲突,但冲突的地方恰恰可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
 
“这种合作创作的方式很特别。画家要先听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尝试稿艺术创作。专门请一批学者来为画画进行跨界学术服务,这种做法古往今来恐怕也少见。”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韩朴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分工、有合作。分工就是文史专家做文史专家的事,弥补画家的不足,但是也并不企图让画家变成文史专家。而画家则从文史专家这里汲取了大量相关文史知识,让画作变得更加充实、效果变得更加理想。
 
二期创作已启动
 
在诸多震撼之作中,长14米、宽3.5米的《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引起了不少人驻足。该作品完整地展示了清末民初北京城包括四角楼的上九下七的十六座瓮城之全貌。“真是大手笔啊,用鸿篇巨制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今年60多岁的李大爷是老北京人,家住琉璃厂附近,观展后忍不住连连赞叹起来,“你看,这画上面每座城楼、每个城门甚至每条街道的场景都很逼真,活灵活现。真了不起,也很不容易啊!”
 
参与该作品创作的画家何鸿表示,该作品从收集整理材料、小稿创作到形成最终作品历经3年时间。在创作小稿时,每天都画得眼冒金星。“要在纸面呈现密密麻麻的建筑和人物,每次都得把铅笔削得特别尖,画不了几下又得重新削。”他称,画中人物的表达主要来自主创画家汪光华的灵感,“画中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有人问这幅画上到底画了多少人,我本来想帮汪老师数一下,可真的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用“波澜壮阔、气势恢弘”八个字概括了此次展览。他说,此次北京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画面宏大,特别是在人物的刻画和笔墨上,既有古法和传统的传承,又有新的发展。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第一期成果的集中展示,而第二期创作工作也已启动。届时,北京的历史将继续往前追溯,从黄帝与炎帝阪泉之战起笔,“画说”北京建城史。
 
SourcePh" >
 
只需参加一个展览就可尽揽800年京华烟云。近日,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馆主办、历时5年创作完成的“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首批成果在中国美术馆亮相。此次展览共展出大型绘画作品19幅,包括10幅大型人物画、8幅大型山水画和1幅大型风俗画,全面、真实、精彩地重现了北京历史,引来不少民众踊跃参展。
 
图绘纪盛展神韵
 
9月1日,记者来到中国美术馆主楼展厅,一幅长17.3米、宽3米的巨幅画作《换了人间》首先映入眼帘,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这幅画作以新中国定都北京为主题,深入、细腻、真实地刻画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63位各党派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的风采,体现了新建立的人民政权的勃勃生机,展示出领袖群体背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
 
除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次展览以“北京史诗”为主题,通过金、元、明、清和新中国等10个重大历史事件,再现宏大历史场景,为民众呈现了共计10幅大型人物画。此外,8幅大型山水画的主题为“北京神韵”,着眼于春夏秋冬四季和东南西北四方,展现北京独特的区位特征。独立成篇的大型风俗画《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则以全景视角俯瞰巨变中的古城,展现北京城自古以来的繁华。
 
“历史上,对北京多有辞赋赞颂,少有图绘纪盛。”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长达3000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有鉴于此,北京市文史研究馆2011年以来组织文史专家和书画名家合作,历时5年多,开展了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据介绍,担负创作任务的主创画家有多届全国美展金奖得主,也有著名艺术研究机构的掌门人,大多是当代中国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参加创作工程的文史专家也都是大家名家,包括戴逸、张海鹏、王岗、吴建雍等。
 
历史场景考证严
 
“历史画的创作价值与内涵要深入探究才能形成。”《换了人间》主创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赵建成认为,历史画创作就是“用艺术为历史留下视觉的记忆”,历史画创作者应当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原则性,应当秉持“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创作。而对历史负责,首先就是要保持历史的真实与客观。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出作品所选取的都是北京历史发展的主要节点、重大事件。为了真实地还原历史,这些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涉及史实、重要人物、所处场所以及服饰、兵器、辎重、马车等,均经过众多文史专家和主创画家的反复考证,力求准确地还原历史、记录历史。
 
“这次艺术创作被当作一个文化工程,为的是对历史负责。”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山麓介绍说,从采风开始,文史专家、地质专家等就和画家一起行动,每到一个地方,这些专家学者可能随口在其专业的基础上讲出这个地方的现状、历史与背景。这就使得这种采风要比画家自己单独行动收获大很多。当小稿出来后,专家们又会研讨,可能(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有些地方与画家有冲突,但冲突的地方恰恰可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
 
“这种合作创作的方式很特别。画家要先听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尝试稿艺术创作。专门请一批学者来为画画进行跨界学术服务,这种做法古往今来恐怕也少见。”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韩朴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分工、有合作。分工就是文史专家做文史专家的事,弥补画家的不足,但是也并不企图让画家变成文史专家。而画家则从文史专家这里汲取了大量相关文史知识,让画作变得更加充实、效果变得更加理想。
 
二期创作已启动
 
在诸多震撼之作中,长14米、宽3.5米的《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引起了不少人驻足。该作品完整地展示了清末民初北京城包括四角楼的上九下七的十六座瓮城之全貌。“真是大手笔啊,用鸿篇巨制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今年60多岁的李大爷是老北京人,家住琉璃厂附近,观展后忍不住连连赞叹起来,“你看,这画上面每座城楼、每个城门甚至每条街道的场景都很逼真,活灵活现。真了不起,也很不容易啊!”
 
参与该作品创作的画家何鸿表示,该作品从收集整理材料、小稿创作到形成最终作品历经3年时间。在创作小稿时,每天都画得眼冒金星。“要在纸面呈现密密麻麻的建筑和人物,每次都得把铅笔削得特别尖,画不了几下又得重新削。”他称,画中人物的表达主要来自主创画家汪光华的灵感,“画中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有人问这幅画上到底画了多少人,我本来想帮汪老师数一下,可真的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用“波澜壮阔、气势恢弘”八个字概括了此次展览。他说,此次北京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画面宏大,特别是在人物的刻画和笔墨上,既有古法和传统的传承,又有新的发展。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第一期成果的集中展示,而第二期创作工作也已启动。届时,北京的历史将继续往前追溯,从黄帝与炎帝阪泉之战起笔,“画说”北京建城史。
上一篇: 王文芳:我的山水画宣言 下一篇: 刘云的山水画传统笔墨结合现代语言:“看得见青...
 
最新公告
有创意才有源远流长
来宾书画培训
北海书画培训
南宁书画培训
钦州书画培训
中国画是国粹之一,我们当传承与弘...
中国四大国粹
本站公告
艺术新闻
中国版画的三种唱法呼吁唤醒版画价...
《稚川移居图》4.025亿成交 ...
吴冠中《狮子林》1.15亿元创造...
沈阳故宫展出99件台湾民间藏品
黑龙江十几位残疾人制成世界最大鱼...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巡礼...
郑州文交所艺术品交易再起波澜
国内首次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中共“一...
艺术品拍卖行钞票满天飞 被指隐形...
几何变形山水画创作者高相国山西开...
五十余著名中国同盟会会员墨宝真迹...
画家动态
翰墨烟雲——王大庆中国山水画艺术
为什么山水画创作,需要师古人和师...
周颢山水画取法宋元,在王蒙画作的...
陈少梅的得意弟子徒弟,精通山水画...
杨留义和他的城市山水画
墙上放上山水画,家人的运势越来越...
画家林德坤-----竖幅写意山水...
钦若苍穹:许钦松山水画展在四川美...
技法研究:山水画中如何画好松树?...
书画献礼·致敬祖国——当代山水画...
书画献礼·致敬祖国——当代山水画...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 | 名家 | 商城 | 视频 | 开店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公司相册 | 业务范围

手机:18577303139
24小时在线QQ:372130640

Copyright © 2011 glsty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